市场调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塔望食业洞察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现状消费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症状和图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03/5813045.html

随着人们对婴幼儿营养认识的不断增强,婴幼儿食品的消费习惯逐渐由仅仅为孩子购买奶粉等婴幼儿主要食品逐步向购买辅食以丰富婴幼儿饮食结构转换。受到政策利好和市场认知度变化的影响,国内市场对于辅食需求激增。“三胎政策”的出台更是推动了婴幼儿辅食行业加速向前。在小红书母婴行业热词榜单,辅食有高达70%的上榜率。高热度,前景好,将其称之为蓝海市场并不为过。本期针对当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发展现状、消费数据及品牌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分析解读,希望能给相关的企业提供参考。

一.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婴幼儿人口基数庞大,辅食市场规模有强劲的增长基础。

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后,新生儿人口数剧增,年年末0~4岁婴幼儿人口数占年年末人口总数的5.89%、高达万,中国婴幼儿人口基数庞大。

据数据分析显示,年我国婴儿辅食市场规模仅35亿元,年之后,婴幼儿辅食市场价进入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超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1%。年,三胎政策的落地,更是引发辅食市场快速发展。预计婴幼儿辅食行业市场规模将在年增长至.3亿元人民币。

-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

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受制于种种因素,我国的婴幼儿辅食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渗透率仅为25%,远低于欧美国家,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国内的育儿理念愈发科学,对辅食的重视度随之提高。

随着有良好教育背景的85后、90后成为母婴市场的消费主力军,不同于老一辈的育儿观念,年轻父母们更加注重辅食添加,科学育儿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婴幼儿辅食品牌众多,国外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以国外知名品牌为首,还有众多国内本土品牌,以及港澳台品牌竞相加入辅食赛道,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但是,目前来说,外国品牌留下的消费印象难以磨灭,国产品牌竞争力仍然较低。

年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

品牌影响力指数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中投产业研究院)

国外知名品牌:如亨氏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主要布局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的高档辅食市场,以高端和优质的产品概念俘获了大量消费者。嘉宝则是以其独创性与安全性打开了消费市场。

国内本土品牌:如贝因美主攻二、三线城市,主打“育婴专家”的知识营销。年下半年起,休闲零食品牌新生代三巨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也不约而同地向婴童零辅食赛道发力。旺旺食品也带着一款专为6个月以上婴幼儿精心打造的贝比玛玛婴幼儿辅食米饼入局。

婴幼儿辅食电商发展迅猛。

蜜芽、贝贝网等母婴垂直电商,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让婴幼儿辅食网络购物进一步渗透,加上外国品牌纷纷入驻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婴幼儿辅食的线上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张。

电商大数据的产生,让企业主或品牌商家更容易了解儿童辅食消费需求习惯,以及线上消费规律,并作出对应的商业决策或动作。

婴幼儿辅食产品种类较少,细分和创新不到位

部分辅食类产品已成为消费频次较高的品类。米粉和面条是普遍购买的婴幼儿辅食。婴幼儿辅食产品中,米粉、面条、小馒头、饼干、果泥、磨牙棒、溶豆豆,消费都能占到20%以上。但是目前来说,辅食行业多数缺乏市场调研,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喜好把控力度。

二.国内婴幼儿辅食市场消费大数据

1.85后/90后是婴幼儿辅食市场消费主力军,身为女性的宝妈们承担孩子们的辅食购买。

2.从Top20搜索词来看,品牌的搜索词人数占比较多(61.27%)如小皮、宝宝馋了、嘉宝、小鹿蓝蓝、禾泱泱等,品类的搜索词人数较少(38.73%),说明在该类目中用户购买时有明确的品牌意向,会根据品牌力、产品力进行购买。

3.从Top20核心词来看,米粉、面条、饼干、果泥的搜索人数较多,其中米粉的搜索人数接近万人次,远高于同类目其他的核心词。肉松、酸奶、西梅、虾片等核心词搜索人数不高,但是转化率都超过了10%。

4.从Top20热搜词来看,品牌词的搜索占比较多。在非品牌词中,无添加的点击率最高,达到了98.26%,支付转化率也比较高,达到了18.5%。消费者在购买婴幼儿辅食时,对于成分的无添加较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