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皮炎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文/金错刀频道祥燎
Starbucks的中文名叫星巴克,无人不晓。
但与星巴克贴身肉搏几十年的Costa,许多人就未必能叫出它的中文名。
答案是拗口的“咖世家”。
不仅是知名度,Costa和星巴克的发展前景,更是相差巨大。
占了中国咖啡市场半壁江山的星巴克,今年计划“要在中国增拓家新型门店”。
占了5%中国咖啡市场的Costa,最近却陷入了关店、裁员风波。
据报道,Costa在青岛、北京、南京、杭州等地的门店在陆续关店,一共关闭了其约10%的门店!
Costa还表示,将精简在英国的门店结构,裁员不多于人。
同样是外国老品牌,Costa和星巴克在中国的差距,为何越拉越大?
这样不同的命运,可能从一开始就决定了。
1
与星巴克贴身肉搏,Costa一直被吊打
在瑞幸疯狂搅局之前,星巴克的最大对手,一直是Costa。
这也符合人们的印象。
就像麦当劳旁常有肯德基,星巴克附近也常能见到Costa。针尖对麦芒,一目了然。
不过,星巴克未必把Costa放在眼里——实力相差太大了。
年,Costa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人生地不熟的它,采取了与星巴克贴身肉搏的招数,迅速打出知名度。
但同时,它也被星巴克虐得很惨。
1.蹭选址
所谓贴身肉搏,最明显的手段就是选址。
星巴克在哪,Costa就开到哪,不惜高价,如影随形。
而且,由于Costa与华联、华贸等本土企业有商业合作,很容易拿铺。一位业内人士称,“北京华贸有一家咖啡馆想要续约,开出比Costa每平方米高出0.5元的房租,但最终还是被Costa拿走。”
更典型的一个例子发生在年,Costa在中国的第家门店,开在了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这个号称“国门第一店”的黄金位置,曾经是星巴克在华北区盈利最多的店。
尽管Costa来势汹汹,但比拿铺,星巴克表示还没怕过谁。
因为星巴克的品牌光环,很多城市会把有多少家星巴克门店入驻,作为城市活力象征的软指标。
年底,时任西安市委书记在区县调研时就表示:“西安现在40多家星巴克,这肯定是不够的,家还差不多。”
所以一些城市或物业,很愿意给星巴克很高的房租议价权。如果星巴克一天的营业额达不到预期,园区等甚至会给一定形式的补偿。
有议价权的星巴克,开店比Costa容易多了,把Costa远远甩在身后。
2.蹭营销
星巴克是个营销高手。“第三空间”概念,就让它比一般品牌高了好几个段位。
Costa自然要来借光。
例如年9月29日,星巴克中国推出了新品FlatWhite,并取了一个中文名:馥芮白。
不久后,Costa也推出了相同的单品,还在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