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预制菜市场爆发前夜,巨头还未出现 [复制链接]

1#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年春节期间,用预制菜半小时张罗出一桌年夜饭成了新趋势。如果以未来者的眼光重新审视,现在讨论预制菜,我们还应该看到什么?

曾以疯狂开店、大肆补贴的资本打法跑出瑞幸咖啡的陆正耀,孵化的预制菜项目舌尖工坊,还想讲出年轻人与预制菜之间的故事:

“上班的时候我们在APP上下个单,到写字楼底下拿一杯咖啡就上楼了,未来大家下班的时候在APP上下个单,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拿一下东西回去自己做一顿饭,这其实就是我们想要达成的跟消费者最强体验上的连接。”

现在,我们距离这种消费场景,到底还有多远?预制菜赛道,究竟会是谁的财富密码?

C端市场仍在培育

回顾年~年的双创热潮,期间诞生了青年菜君、我厨、鲜菜来了、卡卡鲜、小农女、链农等最早的一批以净菜半成品为主的预制菜企业,但能撑到现在的寥寥无几。

有投资人告诉钛媒体APP,“年那一批ToC方向的预制菜,不管是放在超市还是通过电商直接卖给消费者,增速是有的,但是没有投资机构想象的那么快。”

当年那批预制菜企业,普遍遇到了高客单价复购率、供应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尤其是很多品牌既想自己做产品,又要自己做渠道,重模式运营使其纷纷倒在了资本冷静之后。

这些不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反而催生了年起外卖配送网络相关基础设施的起步。

与当时的情况相比,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现在的预制菜入局者已经得到了急冻技术、成熟的外卖配送网络与冷链政策的加持。对互联网新品牌来讲,菜场、综合电商和生鲜电商这些线下线上的渠道便利性在提升,能够降低前期的资产和运营成本。

从预制菜行业的消费数据来看,当下的国内预制菜领域相较七八年前,也已逐步进入放量阶段,增长空间广阔。

根据Statista的数据,我国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从年的5.4kg增长到01年的8.9kg,总体呈上升态势,-01年的CAGR达6.4%。而日本在年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便已达到5kg,近8年都在0-5kg之间徘徊。

预制菜市场的生命周期也远比想象中要长,日本在C端对于半成品菜的渗透率在60%以上,ToB和ToC端占比是6:4。而国内预制菜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其中B端渗透率仅8%左右,且当下增量市场正在从B端转向C端,C端增速远高于B端。

在传统餐饮行业这里,预制菜也不是新命题。有投资人告诉钛媒体APP,ToB端的预制菜最早就出现在团餐和连锁餐饮。“像是索迪斯、麦金地之类给大公司提供食堂外包服务的会用,大餐饮的中央加工厂做成半成品,然后门店热一下就能上菜,还有火锅店的菜,都是预制菜。”

预制菜与餐企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正向互动,但当下对消费者的教育还不到足够成熟和充分的阶段,C端市场仍在培育,消费群体对半工业化产品的口味、健康、安全的信任与质疑问题仍然存在。

鼎麟资本投资人余克强告诉钛媒体APP,“我们买菜的主要渠道还是在菜市场,现在菜市场里都会有卖丸子、冻品的摊位,也在增加一些预制菜。我认为预制菜公司应该顺应大众的消费渠道,C端的需求在增长,但是没有那么快的,改变也是以十年甚至一代人为时间线的,短期内很难改变。”

巨头竞跑抢滩布局

不可否认的是,至少对于预制菜赛道的创业者来讲,以十年甚至一代人为时间线讲故事太慢,跑的够“快”才有可能成为巨头。

传统预制食品龙头,已经开始围剿预制菜业务,率先做出新布局。

A股上市公司安井食品在去年推出针对C端的冻品先生后,于近日又推出快手菜,将速冻经验中的冷柜投放运用到预制菜中;去年4月已在A股上市的味知香,目前预制菜C端的营收占比高达70%,拥有超00余种半成品菜产品;作为国内最大的水产企业,00年亏了.69亿的国联水产,在高毛利的水产品预制菜业务推动下,去年前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利用铺设的前置仓作为物流基础,统筹上下游产业链,部分试图自救的生鲜电商们,将预制菜看作“破局之道”,开始自建工厂,以期掌控全局。

永辉超市已推出自有品牌“辉妈到家”,正式进军快手菜赛道;叮咚买菜将预制菜品作为01年重要品类后,最新财报数据亮眼:01年营收增超七成,四季度亏损同比收窄,预制菜GMV达9亿成核心竞争力,预制菜销售也占到整个GMV的14.9%,另外还建立了叮咚谷雨松江加工厂,自建猪肉、3R食品、面食三条产品线,向农产品产业链上游渗透。

对连锁餐饮来说,当下大多数餐饮公司推出的ToC端预制菜业务还不够成熟,处在摸索阶段。“西贝”的预制菜门店“贾国龙功夫菜”就在经历了消费者的褒贬不一后,去年年底开始升级模式,降价的同时将“复热”变“现炒”,但“弱化”了之前主打的预制菜产品。

即使巨头围剿,但预制菜行业的进入壁垒其实并不高。

从整个餐饮赛道的未来发展空间来看,泰合资本研究曾指出,中国“食”赛道正酝酿着三个万亿级的机会,分别是基础食材品牌化、预制菜工业化与餐饮连锁化。

目前,行业的大多新入局者们还远没有进入完全工业化的竞争状态,甚至可以说处在“无序发展”的蓝海。

新消费的下一个财富密码?

另一个大背景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唱衰新消费的声音不绝于耳,一级市场上资本“倒春寒”提前到来。预制菜,被认为是0年在新消费赛道,继咖啡和拉面之后的下一个财富密码和最大赛道。

珍味小梅园、麦子妈、锅圈食汇、寻味狮......以中式预制菜为风口的新品牌正被资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